成功出菇!珍稀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技術取得重大突破
近日,云南南華縣雨露鄉羅文村委會羅么山熱鬧非凡,一朵直徑6公分左右的干巴菌正在被一群科研人員“圍觀”??蒲腥藛T反復觀察測量它周圍的生長環境、菌帽的長勢等,并進行詳細記錄。
這朵干巴菌的來頭可不小——2024年9月,雨露鄉與云南農業大學、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、云南省南華縣食用菌生產科技特派團合作,在羅文村建成了100畝的干巴菌、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促繁基地。經過不到一年的時間,今年8月迎來了人工促繁干巴菌出菇。
干巴菌是一種與云南松等松屬植物根系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,屬珍貴野生食用菌,生長在滇中及滇西的山林松樹間,產于6月至10月的雨季,營養豐富、香味獨特,深受消費者青睞。
人工促繁技術的核心是通過改善和優化其自然生長環境,促進菌絲體的生長發育和子實體的形成,從而提高其自然產量和發生概率,是一種“仿生態”或“半人工”的技術模式。這項技術的成功實踐,為其他地區珍稀野生食用菌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了寶貴的“南華經驗”和“雨露模式”,是我國在林下經濟領域的一項成功探索。
為把野生食用菌發展成為群眾的致富產業,近年來,雨露鄉始終堅持兩條腿走路。一方面在野生菌保育上下功夫,由村黨總支牽頭,積極盤活山林資源,實施了20萬畝封山育菌工程,做好野生菌保育促繁工作。另一方面在人工促繁上下功夫,積極與科研機構合作,建成羅文白蟻-雞樅保育促繁和干巴菌、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促繁兩大基地。如今這兩個基地有白蟻-雞樅保育促繁350畝,紅蔥、干巴菌等野生菌保育促繁100畝,帶動了雨露鄉“野生菌+文旅”研學游、美食游等多種旅游業態,解決了120多人的就業問題。
(來源:南華融媒、云南網)